破壞秩序的怪物:弗來迪米爾・索羅金(當代大師,聯文201709)



  對所有文學愛好者而言,舊俄文學都是不可跳過的必讀經典。果戈里、屠格涅夫、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乃至稍晚的契訶夫,這些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大師全活躍於這段黃金年代。他們多以寫實主義筆法勾勒現實之殘酷,探問人性之複雜,追尋靈魂之崇高,而這樣的成就也使俄羅斯文學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然臺灣也並不外於其影響,近來依舊可以見到這些名家之作的新譯本面市(甚至我們還有專注出版俄國及東歐作品的櫻桃園出版社),也仍滋養著新一代的文藝青年。
   
  然而弔詭的是,時值廿一世紀,我們絕大部分的注意力仍放在這些十九世紀的作品,或者比這好一些、稍稍還認識二十世紀的索忍尼辛、蕭洛霍夫、巴斯特納克、阿赫瑪托娃乃至俄裔流亡作家納博可夫等;但普遍來說,卻對當代的俄羅斯文學卻所知甚少。的確,黃金年代與白銀年代雙雙逝去,蘇聯成立以後又經歷政治意識型態的迫害以及對創作自由的箝制,且在蘇聯解體以後,出版社為獲取利潤而大量出版偏重娛樂的通俗大眾小說,如今整體而言步入了青銅時代;但是,在蘇聯解體至今的二十六年間,貧瘠的嚴肅文藝土壤也逐漸復甦,俄羅斯文學也已然再出現了值得注目的大師,而弗來迪米爾・索羅金就是代表之一。
   
  索羅金於1955年出生於莫斯科近郊的貝科沃(Bykovo),並於1977年畢業於俄羅斯國立石油天然氣大學(Gubkin Russian State University of Oil and Gas),主修機械工程。七〇年代初期,他就在報章雜誌上發表詩歌作品而出道,大學畢業後亦進入文學傳統深厚的《轉變》雜誌(Смена)工作;然而一年後,他卻因為拒絕加入蘇聯共青團而遭到除名。同時,也是在七〇年代的中末期,索羅金偶然與一群俄羅斯的藝術家、文學家們相會,因而轉入地下,創作圖像藝術,並曾經著手過許多書籍裝幀和作品插圖的工作,最終也開始從藝術創作轉入書寫實驗性強的小說;此後,他遂自行創作出版,成為著名的地下小說家。
  
  到了八〇年中期,索羅金遇到他文藝路途的轉折:巴黎一本專門出版蘇聯非官方文藝作品的雜誌《A-YA》,刊載了六篇他的小說,且他的小說《排隊》亦在法國出版。也由於他在歐美世界發表作品、獲得目光,亦使他回過頭來得到家鄉文藝家們的注意,而終於能在蘇聯發表作品,更於蘇聯解體後,獲得更多讀者的注意。除了在西歐世界活動,1999年至2000左右,索羅金亦曾在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擔任外語教師,也因而他在日後有幾個短篇小說作品以日本為主題,亦有多本著作被譯為日文;不過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期間,他在莫斯科出版了他最具爭議的異色科幻小說《藍色脂肪》(1999)。
  
  這本小說的故事發生在2068的冬天,舞台是淪為中國統治的俄羅斯,而主角則竟然是舊俄文豪的複製人們;這些複製人只要動筆創作,身上便會產生一種能使人長生不老的神秘物質,藍色脂肪。後來,科學家們提煉出來的藍色脂肪則穿越時空,被傳送到1954年的史達林與希特勒手中,因而展開了一連串可怕的歷史事件。書中充斥血腥暴力與各種毫無人道的殘虐,以及性愛色情與各種猥褻低俗的描寫,徹底挑戰讀者感官與倫理底線,破壞人們對世界穩固的認知——這麼說一點都不誇大,此書出版幾年後,引起了莫斯科當地激進青年組織舉辦大型抗議活動,要求維護文學道德,索羅金也因而被告上法院;更有調查指出,當今危害俄羅斯社會的書籍,第一名是希特勒《我的奮鬥》,第二名是《資本論》,而第三名就是《藍色脂肪》。不過爭議並未使他挫折,反而使他的地位更加穩固,更成為俄羅斯後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
  本來,具有強烈實驗性質或前衛,另方面也就意味著對既存思維的破壞,反過來說,破壞這種行為的意義也就在於它有可能催生創新之物。或許有人覺得索羅金嘩眾取寵,但若只是如此,那他勢必不會受到注目與肯定。在那之後,索羅金用破壞來建設,在20022005年間,完成了鉅著《冰》三部曲:《布洛之路》、《冰》、《23000》。據他本人所言,這三部曲的主題,是對整個廿世紀的對話,也是替這動盪百年樹立起一座文學的紀念碑,尤其是雖然時序上排在第二、卻是最先寫下的《冰》,更是以幾近神話的宏大規模,來探索人類對現代主知主義的幻滅,以及各種殘暴與迷失自我的處境。但在這三部曲中,他依舊在每一部份都嘗試各種不同的敘述腔調與形式;也許這是因為他信奉俄國哲學家舍斯托夫(Lev Isaakovich Shestov)所言:「俄羅斯作家確立自己風格的那一刻,就是他死亡之時。」
  
  有趣的是,據說這三部曲的靈感源自他在日本任教時光中的某個片刻:七月仲夏的某日,他在深夜回家的路上,途經一酒吧,吧台手將一桶冰塊倒在路上。他踩踏其上,在猛暑中聽見寒冰碎裂之聲,因而獲得謬斯——冷與熱,暑與寒,這是誕生自強烈矛盾、兩個極端拉扯之間的謬斯。而或許索羅金作品中會有那麼多對既存秩序的破壞,本也就是因為他擅長捕捉鑲嵌於人性最深處的衝突與矛盾,以及這個世界的荒謬,正如他曾言:人會寫出文學作品,正是因為對自己的世界懷有不滿。
   

   
大師介紹
   
弗來迪米爾・索羅金(Vladimir Sorokin),1955年生,俄羅斯當代重要後現代小說家、劇作家。蘇聯時期主要活躍於地下,蘇聯垮台後逐漸活躍於檯面上,其以前衛的風格著稱,作品時常打破既定秩序與觀念。在法國出版《排隊》後,便陸續發表長篇小說《瑪麗娜的第三十場戀愛》、《浪漫》、《四人的心臟》等,並出版極具爭議的《藍色油脂》。2000年後由於英譯的關係,而在歐美逐漸享有好評,更繼而出版《冰》三部曲、《親衛隊員的一天》、《Telluriya》以及短篇小說、劇本集等,創作能量極豐。2013年時,索羅金曾與閻連科一同入圍的國際曼布克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戰後至今的思想發展極簡史(完整版)(原載於openbook閱讀誌日本書房專欄)

詩是反抗,是情色,是自由:野村喜和夫(當代大師,聯文201706)

水仙化成納西瑟斯——關於林佑軒(幼獅文藝201606七年級創作展)